IEECAS OpenIR

浏览/检索结果: 共17条,第1-10条 帮助

限定条件    
已选(0)清除 条数/页:   排序方式:
黑河下游五种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呼吸的差异性解析 期刊论文
干旱区地理, 2017, 卷号: 40, 期号: 3, 页码: 598-605
作者:  任志国[1,2];  马明国[3];  宋怡[4]
Adobe PDF(3226Kb)  |  收藏  |  浏览/下载:332/0  |  提交时间:2019/01/07
黑河下游  植被类型  土壤呼吸  
关中地区冬季人为源减排对PM_(2.5)浓度的影响 期刊论文
中国环境科学, 2017, 卷号: 37, 期号: 5, 页码: 1646-1656
作者:  孟宁[1];  贝耐芳[1];  李国辉[2];  肖波[1,3]
Adobe PDF(2660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17/0  |  提交时间:2019/01/07
天气形势  PM2.5  关中地区  人为源减排  
2016年中国环境科学热点回眸 期刊论文
科技导报(北京), 2017, 卷号: 35, 期号: 1, 页码: 113-127
作者:  曹军骥[1]
Adobe PDF(3543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43/0  |  提交时间:2019/01/07
中国环境研究  环境污染  前沿进展  环境政策  
全球季风动力学与气候变化 期刊论文
地球环境学报, 2015, 卷号: 6, 期号: 6, 页码: 341-381
作者:  安芷生[1,3];  吴国雄[2];  李建平[2,4];  孙有斌[1];  刘屹岷[2];  周卫健 [1];  蔡演军[1];  段安民[2];  李力[1];  毛江玉[2];  程海[3,5];  石正国[1];  谭亮成[1];  晏宏[1];  敖红[1];  常宏[1];  冯娟[2]
Adobe PDF(8618Kb)  |  收藏  |  浏览/下载:387/0  |  提交时间:2019/01/16
全球季风  季风动力学  气候变化  多时间尺度  古季风  青藏高原  亚洲季风  季风变率  季风性质  海 - 陆 - 气相互作用  太阳辐射  下垫面性质  季风定义  
基于树轮宽度重建的河南石人山地区 1850 年以来季节最低温度及 20 世纪增温 期刊论文
地球环境学报, 2015, 卷号: 6, 期号: 6, 页码: 393-406
作者:  刘 禹[1,2,3];  张艳华[1,4];  蔡秋芳[1];  宋慧明[1,4];  马永永[1,4];  梅若晨[1,4]
Adobe PDF(1516Kb)  |  收藏  |  浏览/下载:327/0  |  提交时间:2019/01/16
中国石人山  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树轮宽度  平均最低温度  重建  
新近纪以来青海南山的隆起高度:再论青海南山的隆起 期刊论文
地球环境学报, 2015, 卷号: 6, 期号: 5, 页码: 270-275
作者:  常宏[1];  李乐意 [1,2];  关冲[1,2]
Adobe PDF(9745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69/0  |  提交时间:2019/01/16
青海南山  盆地演化  生长地层  生长前地层  隆起高度  上新世  
云滴谱离散度对气溶胶间接效应影响的研究进展 期刊论文
地球环境学报, 2015, 卷号: 6, 期号: 2, 页码: 127-134
作者:  解小宁[1];  刘晓东[1];  王昭生[1]
Adobe PDF(542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22/0  |  提交时间:2019/01/15
云滴谱离散度效应  气溶胶第一间接效应  气溶胶第二间接效应  
上新世青藏高原北部隆升事件的模拟检验 期刊论文
地球环境学报, 2015, 卷号: 6, 期号: 2, 页码: 67-80
作者:  石正国[1,2];  刘晓东[1,2];  沙莹莹[1,3]
Adobe PDF(4807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58/0  |  提交时间:2019/01/15
青藏高原  构造隆升  上新世  沉积速率  数值模拟  
喜马拉雅-青藏高原不同子区域隆升对亚洲夏季气候演变影响的数值模拟 期刊论文
科学通报, 2012, 卷号: 57, 期号: 25, 页码: 2403-2412
作者:  张冉;  姜大膀;  刘晓东;  田芝平
Adobe PDF(1994Kb)  |  收藏  |  浏览/下载:955/79  |  提交时间:2013/01/06
喜马拉雅- 青藏高原  构造隆升  亚洲夏季风  数值模拟  
频谱分析法在反演造山带地形高差演化中的应用——以中国大别山、米仓山和美国内华达山脉为例 期刊论文
地质科学, 2011, 卷号: 46, 期号: 3, 页码: 743-762
作者:  苏哲[1,2];  刘静[3];  张鲁新[2,4];  王二七[1,5]
Adobe PDF(1960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35/0  |  提交时间:2019/01/09
隆升与剥蚀  古地形  快 速傅立叶变换频谱分析  构造地貌学  封闭温度  等温线  地 形 的 临 界 波 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