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ECAS OpenIR

浏览/检索结果: 共18条,第1-10条 帮助

限定条件                    
已选(0)清除 条数/页:   排序方式:
不同气候类型下植物物候的影响因素综述 期刊论文
地球环境学报, 2018, 卷号: 9, 期号: 1, 页码: 16-27
作者:  李晓婷 [1];  陈骥 [2,3];  郭伟[1]
Adobe PDF(738Kb)  |  收藏  |  浏览/下载:357/0  |  提交时间:2019/01/07
植物物候  气候类型  影响因素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长7深水浊积特征与储层发育 期刊论文
岩性油气藏, 2017, 卷号: 29, 期号: 4, 页码: 11-19
作者:  王建民[1];  王佳媛[2,3]
Adobe PDF(8277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51/0  |  提交时间:2019/01/07
深水储层  浊积扇  长 7 油层组  鄂尔多斯盆地  
中国西部背景地区PM_(2.5)化学组分特征及其对大气散射系数的影响 期刊论文
环境科学学报, 2017, 卷号: 37, 期号: 4, 页码: 1216-1226
作者:  杨毅红[1,2];  陶俊[2];  朱李华[2];  张智胜[2];  王启元[3];  曹军骥[3]
Adobe PDF(3207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50/0  |  提交时间:2019/01/07
瓦里关  PM2.5  化学组分  大气散射系数  
厦门PM_(2.5)污染类型及其成因分析 期刊论文
地球环境学报, 2017, 卷号: 8, 期号: 1, 页码: 37-45
作者:  张宁宁[1,2];  曹军骥[1,2];  赵竹子[1,2];  王启元[1,2];  庄马展[3];  张杰儒[3];  张学敏[3]
Adobe PDF(1643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35/0  |  提交时间:2019/01/07
PM2.5 污染  能见度  污染类型  厦门  
广州城区PM_(2.5)中水溶性有机碳浓度特征及其来源 期刊论文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5, 卷号: 38, 期号: 12, 页码: 50-53,66
作者:  瞿群[1];  张智胜[1];  刘随心[2];  朱李华[1]
Adobe PDF(287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44/0  |  提交时间:2019/01/08
水溶性有机碳  二次有机碳  O3  来源  
城市地区 PM2.5 周末效应的初步研究 期刊论文
地球环境学报, 2015, 卷号: 6, 期号: 4, 页码: 224-230
作者:  李建东[1,2];  铁学熙[1,3];  曹军骥[1,4]
Adobe PDF(2892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93/0  |  提交时间:2019/01/16
污染气体  PM2.5  周末效应  
秦俑博物馆室内气溶胶的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期刊论文
科技导报(北京), 2015, 卷号: 33, 期号: 6, 页码: 46-53
作者:  李华[1,2,3];  胡塔峰[3];  曹军骥[3,4];  贾文婷[3];  马涛[5];  王春燕[1]
Adobe PDF(4072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75/0  |  提交时间:2019/01/08
气溶胶  室内空气质量  旅游规划  环境政策  博物馆  
西安市PM_(2.5)和碳气溶胶质量浓度变化特征研究 期刊论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4, 卷号: 46, 期号: 6, 页码: 888-893
作者:  程燕[1];  樊巍巍[1];  刘随心[2];  肖波[3];  郭伟[1];  李文武[1];  王妮[1]
Adobe PDF(1724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34/0  |  提交时间:2019/01/08
西安  PM2.5  有机碳(OC)  元素碳(EC)  
黄石市夏季昼间大气PM_(10)与PM_(2.5)中有机碳、元素碳污染特征 期刊论文
环境科学学报, 2014, 卷号: 34, 期号: 1, 页码: 36-42
作者:  刘浩[1];  张家泉[1,2];  张勇[1];  占长林[2];  郑敬茹[1];  姚瑞珍[1];  肖文胜[1];  曹军骥[2]
Adobe PDF(608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18/0  |  提交时间:2019/01/08
黄石市  夏季  PM10  PM2. 5  有机碳  元素碳  污染特征  
黄河上游地区近千年气候变化的模拟重建 期刊论文
干旱区地理, 2013, 卷号: 36, 期号: 6, 页码: 1023-1031
作者:  栗瑶 [1,2];  王红丽[3];  刘健 [1];  王苏民 [1]
Adobe PDF(1959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15/0  |  提交时间:2019/01/08
BP神经网络模型  统计降尺度  黄河上游  温度  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