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70年来中国自然地理与生存环境基础研究的重要进展与展望 | |
陈发虎1; 傅伯杰2; 夏军3; 吴铎4; 吴绍洪5; 张镱锂1; 孙航6; 刘禹7; 方小敏1; 秦伯强8; 李新1; 张廷军4; 刘宝元9; 董治宝10; 侯书贵1; 田立德1; 徐柏青1; 董广辉4; 郑景云5; 杨威1; 王鑫4; 李再军4; 王飞4; 胡振波4; 王杰4; 刘建宝1; 陈建徽4; 黄伟4; 侯居峙1; 蔡秋芳7; 隆浩8; 姜明11; 胡亚鲜9; 冯晓明12; 莫兴国5; 杨晓燕1; 张东菊4; 王秀红5; 尹云鹤5; 刘晓晨1 | |
2019 | |
Source Publication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 |
ISSN | 1674-7240 |
Volume | 49Issue:11Pages:1659-1696 |
Abstract |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探索自然环境及其各要素(如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等)的特征、演变过程、地域分异规律以及驱动机制是自然地理学的重点研究内容.中国自然地理要素类型丰富且区域差异较大,为开展自然地理研究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文章主要围绕青藏高原隆升与亚洲内陆干旱化及河流发育、高原冰冻圈环境演化、全新世多时间尺度季风与西风气候变化、湖泊与湿地、流域模型与土壤侵蚀、过去人-地关系演化、生物地理及中国三维地带性规律等几个方面,梳理了近70年来中国自然地理与生存环境研究的重大理论进展与重要贡献.在简要交代国际前沿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回顾并梳理了中国自然地理学各分支领域的研究脉络,进一步聚焦重大研究成果或具有较大争议、重大影响的学术争鸣问题,归纳目前研究现状,并进行未来工作展望.最后提出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需求下,应发挥中国自然地理研究的优势,厘清自然地理要素变化的过程、规律与机制,持续推进中国自然地理研究为国家战略服务,在全球视野下做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然地理学理论贡献. |
Indexed By | CSCD |
Language | 英语 |
CSCD ID | CSCD:6644013 |
Citation statistics |
Cited Times:62[CSCD]
[CSCD Record]
|
Document Type | 期刊论文 |
Identifier | http://ir.ieecas.cn/handle/361006/12431 |
Collection | 现代环境研究室 |
Affiliation | 1.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2.北京师范大学 3.武汉大学 4.兰州大学 5.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6.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7.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8.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9.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10.陕西师范大学 11.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12.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Recommended Citation GB/T 7714 | 陈发虎,傅伯杰,夏军,等. 近70年来中国自然地理与生存环境基础研究的重要进展与展望[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9,49(11):1659-1696. |
APA | 陈发虎.,傅伯杰.,夏军.,吴铎.,吴绍洪.,...&刘晓晨.(2019).近70年来中国自然地理与生存环境基础研究的重要进展与展望.中国科学地球科学,49(11),1659-1696. |
MLA | 陈发虎,et al."近70年来中国自然地理与生存环境基础研究的重要进展与展望".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49.11(2019):1659-1696. |
Files in This Item: | There are no files associated with this item. |
Items in the repository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Edit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