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庐 山 地 区 大校 场 晚 第 四纪 沉 积年 龄测 定 及 层 序地 层 学 | |
胡东生[1,2,3,4]; 胡 蓉[5]; 李小豫[2]; 胡文瑄[6]; 王旭龙[3]; 田新红[4]; 刘卫国[3]; 张国伟[4] | |
2012 | |
Source Publication | 中国工程科学
![]() |
Volume | 14Issue:11Pages:36-43 |
Subtype | 期刊论文 |
Abstract | 通过庐山科学考察(1997—2009) 对大校场沟口晚第四纪剖面地层进行精细研究,采用古地磁、电子 自旋共振(ESR)、36 Cl、释光法等多种仪器测年方法的分析,建立了完整剖面的全时段地层的自 400 ka. B. P. 以来的系列年龄数据,与之相对应识别出 Biwa - III(320 ka. B. P.)事件、Biwa - II(260 ka. B. P.)事件、Biwa -I (180 ka. B. P.)事件(因铁盘扰动影响缺失)、Blake(100 ka. B. P.)事件、Laschamp(20 ka. B. P.)事件(因表层 活动影响未发育)等古地磁极性事件,结合层序地层和层型特征及沉积环境将剖面地层由早至晚划分为 4 个 发展旋回阶段:I 阶段为冰期(400 ~200 ka. B. P.)气候时期,II 阶段为间冰期(200 ~100 ka. B. P.) 气候时期, III 阶段为冰缘期(100 ~10 ka. B. P.) 气候时期,IV 阶段为冰后期(10 ~0 ka. B. P.)气候时期。 |
Keyword | 晚第四纪沉积 多种器测定年数据 层型序列及综合年龄 沉积旋回阶段 庐山大校场 |
Indexed By | CSCD |
Language | 中文 |
Citation statistics | |
Document Type | 期刊论文 |
Identifier | http://ir.ieecas.cn/handle/361006/10890 |
Collection | 加速器质谱中心 |
Corresponding Author | 胡东生[1,2,3,4] |
Affiliation | 1.湖南师范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 ,长沙 410081; 2.中国煤炭地质总局青海煤炭地质勘察院 ,西宁 810001; 3.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 710075; 4.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 710069; 5.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司法与行政学院 ,广东珠海 519087; 6.南京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南京 210093 |
Recommended Citation GB/T 7714 | 胡东生[1,2,3,4],胡 蓉[5],李小豫[2],等. 中国 庐 山 地 区 大校 场 晚 第 四纪 沉 积年 龄测 定 及 层 序地 层 学[J]. 中国工程科学,2012,14(11):36-43. |
APA | 胡东生[1,2,3,4].,胡 蓉[5].,李小豫[2].,胡文瑄[6].,王旭龙[3].,...&张国伟[4].(2012).中国 庐 山 地 区 大校 场 晚 第 四纪 沉 积年 龄测 定 及 层 序地 层 学.中国工程科学,14(11),36-43. |
MLA | 胡东生[1,2,3,4],et al."中国 庐 山 地 区 大校 场 晚 第 四纪 沉 积年 龄测 定 及 层 序地 层 学".中国工程科学 14.11(2012):36-43. |
Files in This Item: | ||||||
File Name/Size | DocType | Version | Access | License | ||
中国庐山地区大校场晚第四纪沉积年龄测定及(913KB) | 期刊论文 | 作者接受稿 | 开放获取 | CC BY-NC-SA | Application Full Text |
Items in the repository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Edit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