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谱分析法在反演造山带地形高差演化中的应用——以中国大别山、米仓山和美国内华达山脉为例
苏哲[1,2]; 刘静[3]; 张鲁新[2,4]; 王二七[1,5]
2011-07
发表期刊地质科学
卷号46期号:3页码:743-762
文章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

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低温热年代学已极大改善了人们对地壳内(1~6 km)隆升和剥蚀过程的认识。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样品的采集除了受到气候、地理环境等恶劣条件的制约以外,在对低温热年代学数据进行解释或以此计算造山带的隆升剥露速率时,使用的一些有关近地表热结构的假定条件通常是不科学的,如将易受地表起伏影响的地热等温线形态考虑成水平分布,往往造成数据解释的误导性。本文引入了Braun(2002b)的一种在信号学中常用的方法,利用快速傅立叶变换(FFT)和分形几何学的思想,把样品的高程(h)和对应年龄(a)分别作为输入和输出信号,将高程和年龄所代表的时频域信号转换为地形空间波数域信号,从而得到造山带在后造山作用阶段的地形演化情况。这种方法综合考虑了地表的地形起伏对等温线形态的影响。我们将该方法成功应用于中国的大别山、米仓山地区和美国的内华达山脉,估算出大别山核部地区35 Ma以来地形高差缩小了40%~ 50%(β≈-0.45),其边部地区50 Ma以来地形起伏降低了约70%(β≈-0.33);米仓山一汉南地区90 Ma以来地形起伏变化不大,隆升与剥蚀量基本相抵(β≈-1);美国内华达山脉65 Ma以来地形起伏缩小了近1/2(β≈-0.4)。

关键词隆升与剥蚀 古地形 快 速傅立叶变换频谱分析 构造地貌学 封闭温度 等温线 地 形 的 临 界 波 长
收录类别CSCD
语种中文
引用统计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ieecas.cn/handle/361006/10822
专题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2010~)
通讯作者苏哲[1,2]
作者单位1.中 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岩石圈演化 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29;
2.中国科学 院研究生 院,地球科学学 院 北京 100049 ;
3.中国科学 院青藏 高原研究 所 ,大陆 碰撞 与隆升 国家重 点实验 室北京 1000 85 ;
4.中国科学院地质 与地 球物 理研究 所 ,地球 深部 研究 国家重点 实验 室 北京 100029;
5.中国科学 院地球 环境研 究所 ,黄 土与第 四纪地质 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 710075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苏哲[1,2],刘静[3],张鲁新[2,4],等. 频谱分析法在反演造山带地形高差演化中的应用——以中国大别山、米仓山和美国内华达山脉为例[J]. 地质科学,2011,46(3):743-762.
APA 苏哲[1,2],刘静[3],张鲁新[2,4],&王二七[1,5].(2011).频谱分析法在反演造山带地形高差演化中的应用——以中国大别山、米仓山和美国内华达山脉为例.地质科学,46(3),743-762.
MLA 苏哲[1,2],et al."频谱分析法在反演造山带地形高差演化中的应用——以中国大别山、米仓山和美国内华达山脉为例".地质科学 46.3(2011):743-762.
条目包含的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频谱分析法在反演造山带地形高差演化中的应(1960KB)期刊论文作者接受稿开放获取CC BY-NC-SA请求全文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苏哲[1,2]]的文章
[刘静[3]]的文章
[张鲁新[2,4]]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苏哲[1,2]]的文章
[刘静[3]]的文章
[张鲁新[2,4]]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苏哲[1,2]]的文章
[刘静[3]]的文章
[张鲁新[2,4]]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