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Of Institute of Earth Environment, CAS
清代陇东地区干旱灾害初步研究 | |
孟静静[1]; 赵景波[1,2] | |
2011-02 | |
Source Publication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
Volume | 25Issue:2Pages:124-131 |
Subtype | 期刊论文 |
Abstract | 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对清代陇东地区干旱灾害的等级序列、时间和空间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陇东地区自1644年清世祖顺治元年至1912年中华民国元年的268年中,共发生干旱灾害111次,平均每2.4年发生1次;清代陇东地区中度旱灾发生最多,其次为大旱灾和轻度旱灾,而特大旱灾发生最少;从清代早期到中期再到晚期,干旱灾害呈现由少变多又变少的趋势,具有显著波动变化特征;干旱灾害年际间连发性强,2年连发次数最多,7年以上连发造成的危害比较严重。该区旱灾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以夏旱最多,冬旱和春旱最少,春夏连旱的次数也较多;旱灾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西南部旱情较重,东北部旱情相对较轻;诱发陇东地区干旱灾害的自然因素主要是由于其独特的地理、地貌环境及气候水文条件,而人类活动即对自然环境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也起到了一定作用。清代轻度旱灾和中度旱灾主要是由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造成的,大旱灾与特大旱灾主要是由气候干冷导致降水量明显减少引起的。 |
Keyword | 干旱灾害 旱灾等级 时空变化 灾害成因 清代 陇东地区 |
Indexed By | CSCD |
Language | 中文 |
Citation statistics | |
Document Type | 期刊论文 |
Identifier | http://ir.ieecas.cn/handle/361006/10787 |
Collection | 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2010~) |
Corresponding Author | 赵景波[1,2] |
Affiliation | 1.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西安 710062; 2.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 710075 |
Recommended Citation GB/T 7714 | 孟静静[1],赵景波[1,2]. 清代陇东地区干旱灾害初步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25(2):124-131. |
APA | 孟静静[1],&赵景波[1,2].(2011).清代陇东地区干旱灾害初步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5(2),124-131. |
MLA | 孟静静[1],et al."清代陇东地区干旱灾害初步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5.2(2011):124-131. |
Files in This Item: | ||||||
File Name/Size | DocType | Version | Access | License | ||
清代陇东地区干旱灾害初步研究.pdf(495KB) | 期刊论文 | 作者接受稿 | 开放获取 | CC BY-NC-SA | Application Full Text |
Items in the repository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Edit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