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ECAS OpenIR  > 粉尘与环境研究室
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粒度成分与沙山形成
赵景波[1,2]; 张冲[1]; 董治宝[1,3]; 邵天杰[1]; 李恩菊[1]
2011-08
发表期刊地质学报
卷号85期号:8页码:1389-1398
文章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

选取巴丹吉林沙漠东南部全球高差最大(约420 m)的诺尔图湖东大沙山和较高的苏木巴润吉林湖西大沙山(高差约400 m),对其迎风坡沉积物进行系统采样分析,讨论了高大沙山迎风坡沉积物粒度成分特点、变化规律、原因及其活动性。结果表明,全球高差最大的诺尔图东沙山和苏木巴润吉林湖西沙山迎风坡沉积物具有双层结构,表层沉积物的粒度组成较下层粗,表层沉积物的中砂含量高于细砂,而下层沉积物的细砂含量明显高于中砂;两层沉积物中的极粗砂、粗砂、极细砂和粗粉砂含量均很少,且不含粘粒。表层沉积物粒度成分比下层粗是表层沉积物受到了风蚀作用造成的。从沙山下部到上部,迎风坡沉积物粒度成分逐渐变细,分选变好,偏度趋于负偏。两个大沙山粒度组成与变化特点一致表明,大沙山表层粒度成分在发生粗化,物质组成还在发生移动,大沙山仍然处在活动阶段。大沙山地貌与风力作用可分为3个带,下部是以较平坦洼地为代表的侵蚀、搬运带,中部是新月形沙丘密集分布的物质堆积和运移并存带或风沙物质转运带,上部是风沙物质堆积的陡峭沙山主峰带。大沙山物质运移的基本模式是下部以侵蚀搬运为主,中、上部物质则是堆积与运移并存,风沙物质经过多次的运移传递而到达沙山顶部和背风坡。

关键词高大沙山 粒度组成 沙山活动 沙山物质运移模式 巴丹吉林沙漠
收录类别CSCD
语种中文
引用统计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ieecas.cn/handle/361006/10755
专题粉尘与环境研究室
通讯作者赵景波[1,2]
作者单位1.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西安, 710062;
2.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 710075;
3.中国科学院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 兰州, 730000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赵景波[1,2],张冲[1],董治宝[1,3],等. 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粒度成分与沙山形成[J]. 地质学报,2011,85(8):1389-1398.
APA 赵景波[1,2],张冲[1],董治宝[1,3],邵天杰[1],&李恩菊[1].(2011).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粒度成分与沙山形成.地质学报,85(8),1389-1398.
MLA 赵景波[1,2],et al."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粒度成分与沙山形成".地质学报 85.8(2011):1389-1398.
条目包含的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粒度成分与沙山形成.(2730KB)期刊论文作者接受稿开放获取CC BY-NC-SA请求全文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赵景波[1,2]]的文章
[张冲[1]]的文章
[董治宝[1,3]]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赵景波[1,2]]的文章
[张冲[1]]的文章
[董治宝[1,3]]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赵景波[1,2]]的文章
[张冲[1]]的文章
[董治宝[1,3]]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