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Of Institute of Earth Environment, CAS
巴丹吉林沙漠东南缘查格勒布鲁剖面CGS1层段粒度特征及其指示的全新世千年尺度气候变化 | |
郭亿华[1]; 李保生[1,2]; 温小浩[1]; 杨艺[1]; 牛东风[1]; 李志文[3]; 杜恕环[1]; 王丰年[1]; 郭元军[1] | |
2012-09-30 | |
Source Publication | 中国沙漠
![]() |
Volume | 32Issue:5Pages:1248-1255 |
Subtype | 期刊论文 |
Abstract | 位于巴丹吉林沙漠东南缘的查格勒布鲁剖面CGS1层段记录了全新世以来显示风力强弱的沙丘砂与黄土堆积旋回。以Md(Φ)、Mz(Φ)的5Φ(31.5μm)为界,可以划分出10个"C1—C10"明显的和1个"C11"较弱的(<5Φ)旋回变化。其中,有7个属于沙丘砂与之上覆黄土或古土壤构成的旋回。这些旋回在Md(Φ)、Mz(Φ)上显示出多谷峰波动的形式。不仅如此,粒度的σ、SC/D值和>63μm含量亦随之响应。研究认为,CGS1层段粗粒和细粒层位Md(Φ)等参数和>63μm含量的变化分别代表了东亚冬夏季风的作用过程;冬季风时期的C1与北大西洋IRD事件的冷期B0和B1,C2、C3、C4依次与B2、B3、B4,C7、C9、C10依次与B5、B6、B7在时间-气候性质上具有很好的对应;北大西洋B8冷期在CGS1中没有明显表现,但仍然能够在Md(Φ)、Mz(Φ)曲线上看到这是一个<5Φ的低值时期,而>63μm的含量相应增高;C5、C6和C8寒冷时段虽未见于北大西洋,但在中国一些地点却有发现。这些由若干粒度指标反映出来的寒冷事件表明,在全新世东亚夏季风活动盛行的总的形势下还存在频繁的千年尺度的冬季风波动。而尤为重要的是这些寒冷事件存在的与北大西洋寒冷事件的遥相关的关系表明,除C5、C6和C8以外的CGS1粒度记录的寒冷事件都隐含了北大西洋的强烈信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笔者讨论的内容可为全新世北半球的D/O震荡及其形成机制提供一个比较理想的东亚季风变化与中国沙漠区域环境响应的地质证据。 |
Keyword | 巴丹吉林沙漠 查格勒布鲁剖面 CGS1 全新世 粒度 千年尺度气候变化 |
Indexed By | CSCD |
Language | 中文 |
Citation statistics | |
Document Type | 期刊论文 |
Identifier | http://ir.ieecas.cn/handle/361006/10699 |
Collection | 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2010~) |
Corresponding Author | 李保生[1,2] |
Affiliation | 1.华南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2.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 710061; 3.中山大学 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东 广州 510275 |
Recommended Citation GB/T 7714 | 郭亿华[1],李保生[1,2],温小浩[1],等. 巴丹吉林沙漠东南缘查格勒布鲁剖面CGS1层段粒度特征及其指示的全新世千年尺度气候变化[J]. 中国沙漠,2012,32(5):1248-1255. |
APA | 郭亿华[1].,李保生[1,2].,温小浩[1].,杨艺[1].,牛东风[1].,...&郭元军[1].(2012).巴丹吉林沙漠东南缘查格勒布鲁剖面CGS1层段粒度特征及其指示的全新世千年尺度气候变化.中国沙漠,32(5),1248-1255. |
MLA | 郭亿华[1],et al."巴丹吉林沙漠东南缘查格勒布鲁剖面CGS1层段粒度特征及其指示的全新世千年尺度气候变化".中国沙漠 32.5(2012):1248-1255. |
Files in This Item: | ||||||
File Name/Size | DocType | Version | Access | License | ||
巴丹吉林沙漠东南缘查格勒布鲁剖面CGS1(638KB) | 期刊论文 | 作者接受稿 | 开放获取 | CC BY-NC-SA | Application Full Text |
Items in the repository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Edit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