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ECAS OpenIR  > 生态环境研究室
子午岭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颗粒分形特征
姚小萌[1]; 王凯博[2]; 周正朝 [1]; 党珍珍[1]
2015-12-15
发表期刊土壤通报
卷号46期号:6页码:1380-1385
文章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

运用土壤分形理论,研究黄土高原子午岭土壤粒径和颗粒体积分形维数(Dv)随植被恢复年限的变化特征,以期为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和水土保持建设提供科学指导。研究表明:(1)黏粒、粉粒、砂粒及Dv均在0 ~ 10 cm和10 ~ 20 cm两土层之间差异显著,在16 a和60 a两年限间差异显著;(2)Dv随土层变化较小(2.326 ~ 2.340),随年限变化较大(2.307 ~ 2.347),Dv整体符合正态分布u = 2.33,δ = 0.02;(3)Dv与黏粒和粉粒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与砂粒呈显著负相关关系;(4)Dv和(< 0.05 mm)/(>0.05 mm)粒级比值可表征土壤水土流失的状况。

关键词子午岭 植被恢复 粒径 分形维数
收录类别CSCD
语种中文
引用统计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ieecas.cn/handle/361006/10544
专题生态环境研究室
通讯作者王凯博[2]
作者单位1.陕西师范大学 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2.中国科学院 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710061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姚小萌[1],王凯博[2],周正朝 [1],等. 子午岭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颗粒分形特征[J]. 土壤通报,2015,46(6):1380-1385.
APA 姚小萌[1],王凯博[2],周正朝 [1],&党珍珍[1].(2015).子午岭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颗粒分形特征.土壤通报,46(6),1380-1385.
MLA 姚小萌[1],et al."子午岭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颗粒分形特征".土壤通报 46.6(2015):1380-1385.
条目包含的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子午岭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颗粒分形特征(345KB)期刊论文作者接受稿开放获取CC BY-NC-SA请求全文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姚小萌[1]]的文章
[王凯博[2]]的文章
[周正朝 [1]]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姚小萌[1]]的文章
[王凯博[2]]的文章
[周正朝 [1]]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姚小萌[1]]的文章
[王凯博[2]]的文章
[周正朝 [1]]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