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Of Institute of Earth Environment, CAS
鄂尔多斯高原清代霜雪灾害研究 | |
罗小庆[1]; 赵景波[1,2]; 祁子云[1] | |
2016-01-15 | |
Source Publication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
Volume | 30Issue:1Pages:84-89 |
Subtype | 期刊论文 |
Abstract | 根据历史文献统计分析,并应用最小二乘法和小波分析法,研究了鄂尔多斯高原清代霜雪灾害发生频次、等级、阶段、周期规律及其成因。结果表明: 鄂尔多斯高原清代发生霜雪灾害75次,平均每3.5a发生1次,其中轻度霜雪灾害13次、中度霜雪灾害53次、重度霜雪灾害9次,分别占灾害总数的17.3%、70.6%、12.1%。鄂尔多斯高原清代霜雪灾害变化可分为5个阶段,分别在1644~1753年、1754~1783年、1784~1803年、1804~1863年、1864~1911年。第1、3、5阶段为霜雪灾害低发期,第2、4阶段是霜雪灾害高发期。霜雪灾害发生频次和强度显示,研究区清代发生了两个霜雪灾害爆发期,代表了两次寒冷气候事件,分别发生在公元1764~1783年和1834~1863年。研究发现该区西部清代霜雪灾害主要为发生在冬季的强冷空气引起气温降至-6.4℃以下的强低温型霜冻灾害,东部地区主要是发生在秋季偏暖月份冷空气引起的气温降至0℃以下的弱低温型霜冻灾害。研究区清代霜雪灾害变化主要有40~45a的长周期,16~18a、11~15a的中周期和5~8a的短周期。该区的霜雪灾害发生周期可以作为霜雪灾害预防的参考依据。 |
Keyword | 清代霜雪灾害 周期规律 小波分析 寒冷气候事件 鄂尔多斯高原 |
Indexed By | CSCD |
Language | 中文 |
Citation statistics | |
Document Type | 期刊论文 |
Identifier | http://ir.ieecas.cn/handle/361006/10463 |
Collection | 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2010~) |
Corresponding Author | 赵景波[1,2] |
Affiliation | 1.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西安 710062; 2.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75 |
Recommended Citation GB/T 7714 | 罗小庆[1],赵景波[1,2],祁子云[1]. 鄂尔多斯高原清代霜雪灾害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6,30(1):84-89. |
APA | 罗小庆[1],赵景波[1,2],&祁子云[1].(2016).鄂尔多斯高原清代霜雪灾害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30(1),84-89. |
MLA | 罗小庆[1],et al."鄂尔多斯高原清代霜雪灾害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30.1(2016):84-89. |
Files in This Item: | ||||||
File Name/Size | DocType | Version | Access | License | ||
鄂尔多斯高原清代霜雪灾害研究_罗小庆.p(1820KB) | 期刊论文 | 作者接受稿 | 开放获取 | CC BY-NC-SA | Application Full Text |
Items in the repository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Edit Comment